乾隆在宫中呆久了,很是烦闷,决定轻装减行,微服私访。于是带着一名忠实的随从,偷偷地溜出了京城。来到一座村庄,看到不少人家贴着对联,感到十分新奇。于是,在随从的搀扶下跳下马来,背着手仔细端详。在一家并不起眼的门前,突然停下了脚步,只见门上这样写道。 上联:惊天动地门户 下联: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:先斩后奏 乾隆越看越觉得生气,简直是目无朝廷,谁给他的权力“先斩后奏”,这还了得! 于是让随从敲门细问。 院子里坐着一个老者,神情自若,一边晒着太阳,一边品着香茗。腿上扒着一只懒洋洋地的花猫,眼睛眯着一条小缝,见有人进来,索性闭上了眼睛,在老者的腿上打起了呼噜。
乾隆看此情景大声地斥责道:“胆子不小,你可知罪?” 老者见院子进来两个人,这二人衣冠楚楚,相貌堂堂,言行举止不同凡人。便放下手中的茶壶,拍了拍腿上的几根猫毛。起身对乾隆一拱手道:“客人来了,没有出门相迎,有些失礼了。不知老夫何罪之有呀?” 乾隆见老者像一个知书达礼之人,气便消下去了很多。心平气和地问:“你家大门上贴的对联,字字句句,狂傲自大,有冒犯朝廷之嫌,不怕皇上加罪吗?!" 老者抬头一笑说:“这都是我们家的私事,与朝廷何干?” 乾隆迷惑不解了,用扇子指了指门上贴的对联问道:“那‘惊天动地门户’之事,是你们家的私事吗?” “老夫的大儿是个更夫,每到夜间都要敲更,特别是半夜三更,榔子敲铜锣的声音,响彻云霄,家家户户都听得见,这不就是‘惊天动地’的事吗?!。” 老者徐徐地回答道。 乾隆点了点头,接着问:“那‘数一数二人家’表示何意?” “这与老夫的二儿子有关,老二是个量斗(粮行过秤)的行人,在粮行里整天量斗,量了一家又一家,数来数去总是这样,所以下联为‘数一数二人家’。”老者不紧不慢地回答。 乾隆迫不及待地连着问:“这些与‘先斩后奏’有什么关系呢?” 老者端起了茶壶,捋着胡须慢吞吞地回答:“老夫的第三个儿子是厨师,每天做饭前,先斩羊杀猪,然后再烧菜做饭,你说算不算‘先斩后奏(做)’?!” 乾隆听罢,恍然大悟,不禁哑然失笑,对老者一拱手,微笑着说:“常言说‘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’,今日看了老先生的对联,又听到精彩的解读,算是大开眼界了!失敬,失敬,多有打扰!现在告辞了!”说罢,退出门外。 乾隆回到京城,想想天下之大,真是无奇不有!我整天关在紫禁城内,哪能见过这些有趣的事情,于是决意来年巡游江南。
|